「旧君臣 | 顶相当看」放个全文PDF,顺便聊几句吧

被pb了一次,也留个档

  

码:g08W


我按照常规还是要叨叨两句的。

聊到哪儿算哪儿


这段时间翻了这么多资料,能够了解到的建文皇帝真的仁和但是并非寡断,顶着一个白色恐怖的爷爷的怒气求宽省祖训和大诰的刑罚的人怎么看也和懦弱寡断沾不到边。最被人诟病的削藩,我只想说他作为一个实际存在的人,无法像百年后的我们那样俯瞰他所在的时间,周王因亲子检举有一些顺势而为,湘王的自焚从时间线上看实在是疑点颇多,四月燕王三子入京祭太祖于是被扣住不得返回北平,五月湘王自焚,六月就是下令放回然后朱高煦偷了徐辉祖的马跑了,这中间朱棣一直在装疯卖傻,不阴谋论一下都很难服众。至于一个月连削三藩,他这三位叔叔到永乐年间还造反的造反养刺客的养刺客…实在是除了时间上过紧密也没什么好说的。

要说输在李景隆,这位李九江为什么颇受朱元璋青睐的理由我在文里写了,首先是皇亲国戚,其次能说会道,再而后有所求、有弱点、好管,使一个疑心病人放心。


然而就这样把自己孙儿坑了。


朱元璋实行白色恐怖,文武两边都被他杀得精光,他以为一道遗昭三年不让藩王入京就能安全渡过转变期,实在是高估了自己的震慑力,活着别人怕你,死了可未必。

其实要说选人眼光,文官不说了,武将这边建文自己亲选的何福平安胜庸等等都并非不能打,只是欠缺一个时间过度,但是建文就偏偏被坑的没有这个时间去过渡。

至于徐辉祖,虽然资料也是很少,但是能看出来他后期监考国子监,而后监修太祖实录,在建文朝甚至到后期永乐沿用的很大一部分知名文臣全都跟他有关系,我在剧情这么设置了之后才看到一篇论文也指出了朱元璋是有意要叫魏国公武改文来配合一个朝代由尚武到崇文的转变。这个人举措导致的问题就是后来靖难开始,先抛开魏国公的成分不提,他原本也几年都没配印带过兵了。


说回我的设定。


其实在我最开始的设定中,秉承着张挺那个大部分人“屁股一坐上椅子,脑子就要疯一疯”的思维逻辑,他们之间也要经历一些互相的质疑与摩擦最终才能到达这样两相不疑的关系。

但是再回看剧中,徐滨作为反贼组织的“高级成员”,知道朱棣作为一国之君找了十年都不知的建文下落、能代表建文和朱棣谈判,知道建文不愿再做俗世的囚徒,于是宁愿自己一跪换建文从此的超脱云游。

这名表面看起来甚至要被那名皇甫先生压一头的组织谋士,在整个那场塔内外以命为注的赌局成局过程中,和建文仅凭着一纸书信,居然未有半个字怀疑过对方的虚实真假,然而最终这段关系留在台词中的不过四个字 ——


“我的旧臣”


所以才有了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里面将很多历史上的人合并成了一个,比如齐泰和黄子澄,比如状元张信和身为告密者的张信;以及各种时间的调整,类似洪武三十一年的南北榜被我提前了三年,更别提之后战争线的大幅度压缩,然后这里立了一个徐镔,以及一个和他两相不疑的君王。


这不是一段历史,这只是在我脑内的一个故事,因为大明风华这样一部源于历史的电视剧中,忽然立出了一个叫做徐滨的人,因为张挺一句“徐滨就徐滨。”才有了这样像是平行于真实历史的某条故事线的可能性。


只是平行世界线不论如何波动最终都会在一个重要的时刻向关键节点收束,我们无法从「0」跨越至「1」————这个道理就比如历史中不会有一个叫做孙若微的孙太后,这个姑娘像历史中一样喜欢和他一起长大的哥哥,只是这个哥哥并不是历史中和孙后青梅竹马的朱瞻基,而是在他丢了双亲之后将她从人间炼狱救出的徐滨,但是即便如此她也一样要嫁进宫。


所以历史中死去的人会死,靖难也依旧会发生。


大明风华中的徐滨是唯一一个没有过往、从而也没有所谓的角色成长过程的重要角色,是一位历史中查无此人的角色,剧开播之前我曾经玩笑说这种角色就是一个典型工具人,逻辑圆不上了就拿他当块膏药。


然而出乎意料的他非但大部分时间不是别的角色的工具人,很多时候,别的角色甚至是他的工具人,一出场代表了一段历史的亲历者,结束后他是另一段历史的见证者,在剧中原本建文朝入仕的三杨和谢缙都基本隐去了这层历史的时候,他一个人在这其间,成为未及升起的明月遗留的一缕光。

属于多少文人士子梦想过的朝代。

是已在那一场劫难中湮灭掉的、即将成形的群贤毕至,礼乐兴盛的梦境。

就像历史中的建文并非不好,只是缺少了几年平稳的过渡时光,在我故事中的徐滨虽然聪慧至极,然而那一盘与朱元璋的残局最后被一个疯子掀翻了棋盘,他作为破开混沌的那一子未能落在盘中,作为天子手中剑的人生便从此死在了建文皇帝消失的那日,而后就是电视剧的内容了。


镔刀耀雪光

风霜袖里藏

何须长嗟叹

一船渡空亡


说一些没能写出来的部分,姚广孝在我的设定里也是结合了历史与剧设定,他对朱棣强调了方孝儒的重要性,故而朱棣一定要方孝儒写诏书,导致方孝儒被剥皮实草,诛十族。而姚广孝在此之前只不过是个因建文削减了寺庙道观过于丰厚的私用土地、将之归还百姓而心怀不满全心投靠燕王的和尚,在方孝儒因自己被杀后也面对着那个“我是谁”的问题,所以才代替了溥洽禅师去搭救了出逃的建文徐滨二人。作为一个说出来没人信,家学是易经奇门卜算的人来看,人的命运是一个含有变量的定量,在这个定量中你可以变成最好的自己,却变不成另一个人,放到文中所说就是朱棣就是朱棣,没有姚广孝他依旧会造反,可能只是时间长一点,路径不同,最终结果都不会改变。


接着说徐滨和建文这对,小伙伴因为我用一刻荣一刻枯开车表示受到了震惊,除了我确实对拿各种中西方宗教意向写肉有恶趣味,还是在这上面要做一番辩解。

“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

我在写这对的时候其实一直在犹豫要不要让他们进入到相恋的阶段,但是想了想还是放弃了,君臣的心意相通才是最难得的情爱,灵堂那个差点成真又退开的吻才是如果没有靖难,我心中对这一对君臣的情感定义。然而王朝倾覆,他们被迫做不得君臣知己了,才是极悲苦间才能有的、片刻仿佛被剥皮的肉体欢愉,再从中利用疼痛看破已成不了真的梦境。至于金改水,徐滨还是徐镔的时候嫌弃朱家起名难听,最终他手心里却只剩下了这三点水痕。


我的私心,鸡鸣寺的谈判中,按照我的剧情设定朱棣一见面就知道他是谁,故事里当年朱元璋逼着徐滨公开表态自己选的是皇太孙而不是燕王,所以朱棣再见面时那一句“为什么你能当建文的官,不能当我的官”,多少有些嫉妒怀恨,和报复成功的得意了。


剩下还有一些比如他跟随姚广孝出城后先去了济南算是救出了铁铉的孩子,历史上铁铉在南京被攻破后依旧死守济南,而后才被朱棣攻破城门后削耳鼻塞入口中再下油锅。

此后带着沿途搭救了比如若微孙愚聂兴这些,才去找到父亲留在浙江的后路和蓝家后人汇合,这些都是为了圆我的故事、历史、电视剧三者的故事线连续性了。


以及其实我将所有埋在短篇里的梗都有接上,比如建文在入塔之前将杯子还给了徐滨,是终于觉得这个人有机会忘掉自己,带着喜欢的姑娘去有一个更好的将来,故而在出塔后只隔着山头和望远镜一顿一转身,就此离开。

再比如醉时歌那篇里面写了方孝儒的后人回了书斋,终是不负徐滨一生的牺牲与辛苦。


七万字的东西不太多却也不太少了,我也总算是给自己了一个圆满。



  62 25
评论(25)
热度(62)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OrbisUnus | Powered by LOFTER